和长城较劲到底!
 尚方的 Weblog 

2009-07-10 Fri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发现16处汉代烽燧及障塞遗址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该帖已经被原文作者删除 @ 2009-07-10 14:07:02 From 60.8.201.90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发现16处汉代烽燧及障塞遗址
新华网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近日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16处汉代烽燧及障塞遗址。文物考古专家称,如此数量众多的烽燧及障塞遗址为深入研究汉代边疆地区的军事防御体系提供了更为翔实的实物依据。

  据乌拉特中旗文管所负责人介绍,这些烽燧和障塞遗址位于该旗桑根达来、新忽热、查干温都尔和川井等苏木乡镇,初步统计共有9座障塞、7座烽燧,经考证年代为西汉时期。

  这些烽燧和障塞大都依长城而建,由东至西沿长城走向排列。烽燧相距2至5公里,一般建于视野开阔的山峰或高坡上。障塞相距20公里左右,建于河槽及坡下的较隐蔽之处。也有远离长城本体的烽燧和障城遗址,与汉长城一同组成军事防御体系,起着报警、指路、驻兵、转运等军事作用,是边塞体系中最基层的哨所、兵站,地位十分重要。

  考古人员介绍说,乌拉特中旗地处阴山南北,秦汉时期是匈奴的进出之地,汉武帝击败匈奴后,派光禄将军徐自为率部修筑塞外列城,并一同修建了多处内城和烽燧,以此组成防御体系,这些军事体系在汉武帝时期,乃至以后的几十年间发挥了重要的防御功能,为边疆稳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此次发现数量居多的烽燧及障塞遗址,对于深入研究汉代边疆地区的军事防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发现16处汉代烽燧及障塞遗址


尚方于 2009-07-10 14:06:33 发表在分类:早期长城
(47732次点击) | 标签:  



 评论
 · 关闭发言框
发言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用户名: 密码:
若不填用户名,则显示留言者为[匿名]。若填写用户名与密码,则会进行认证并登录(该登录状态不能保留,当浏览器关闭后登录结束,如需保留登陆状态,点此登陆)。如果只写用户名不写密码,则显示为“[未验证] 您输入的用户名。”,匿名或者未验证的留言将不可编辑、删除
验证码:图片由小写字母和数字组成,看不清请单击刷新 请在左侧框中输入右侧图中的字母或者数字,如看不清请单击刷新
标 题:  
评 论:

    [:超赞!:] [:好!:] [:窃笑:] [:笑而不语:] [:汗!:] [:囧!:]
表 情: [:大哭!:] [:鞠躬:] [:耶!!:] [:仰慕:] [:骚!:] [:醒一醒:]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