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人对话
 大道之不行也久矣!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 

2004-11-15 Mon

对锅顶山长城即北魏“畿上塞围”的疑惑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锅顶山长城位于北京昌平区西北部山区,属于严重坍塌的石砌长城。其大致走向为:由北部的黄楼院明代长城一带开始分支,在山脊之上向南经禾子涧的锅顶山、老峪沟、北祁岭向西进入门头沟,这一段长城约30公里。
根据一些资料介绍,长城在门头沟经沿河城、东灵山进入河北,但目前门头沟境内基本找不到遗迹了。
zuoan008先生对这段长城的走向,在小站论坛补充道:“此段长城在河北省境内的走向为:由北京的东灵山入河北省涿鹿县,向西南经孔涧转西至西灵山,复向西至小五台山北麓,向南以山为险未筑墙。长城在倒拉嘴乡的山涧口出现,入蔚县界,循小五台山北麓过赤崖堡、张家窑、松枝口、马头山、北口(即历史上著名的飞狐口)西庄头,入山西省广灵县的东加斗村南。总长约109公里”。
我曾于前段时间登上了锅顶山,并在小站论坛上传了几张残长城图片。由于我对这段长城的历史并不清楚,于是查阅了一些资料,当时窃以为是燕长城。
zuoan008先生认为:“这是始建于北魏太平真君七年的“畿上塞围”,成大林先生、师悦菊女士与笔者等人调查研究过”。
我带着这个疑惑查阅了一些资料,现与诸君讨论,以期抛砖而引玉。
为了搞清楚“畿上塞围”,我们有必要对北魏初期的情况做一个大致的了解。
一、 北魏初期帝王轮替的简要回顾
北魏,是由鲜卑贵族拓拔氏创立的。公元386年,拓拔珪在牛川(今呼和浩特市西南)称王,建立代国,年号登国。
同年迁往盛乐(今和林格尔县北土城子古城),改称魏王,国号魏,史称北魏。
398年,魏王迁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年号天兴,次年称帝,帝号道武帝,庙号太祖。
公元409年,拓拔珪之子拓拔嗣即位,帝号明元帝,庙号太宗。
公元424年,拓拔嗣之子拓拔焘即位,帝号太武帝,庙号世祖。拓拔焘16岁即位,在位30年,452年为宦官所杀。
太武帝拓拔焘在位期间共使用了6个年号。其中440年至452年使用了“太平真君”年号,计12年。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由平城迁都于洛阳。
二、 北魏初期的疆土和北方接壤的民族
由道武帝开始至太武帝太平真君年之前,北魏已经统一了北方,其疆域大致为:北至今中蒙边界稍北;东界至辽河以西,控制今大凌河下游;西界达到焉耆(今新疆焉耆)和鄯善(今若羌)一带。
蒙古高原和今叶尼塞河上游、贝加尔湖一带有柔然(蠕蠕)、高车(敕勒)部族,其中柔然与北魏为邻,最强大。北魏的辽东成为高丽的范围。
柔然是一个游牧民族,在4世纪末开始兴起,至5世纪时已在今蒙古草原建起了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政权,控制了东起大兴安岭,西抵焉著,南临大漠,北至西伯利亚的广大地区。柔然不断地南下,在太武帝时期曾几次发兵数万骑掠夺北魏的财富和疆土。
高丽的主干在朝鲜半岛,他的势力虽然当时发展到了辽东,但却从未继续向北魏势力范围的方向发展。
契丹民族,在北魏时期是居住于我国东北的游牧民族,根据《辽史•部族志》载:“元魏末,莫弗贺勿于,畏高丽、蠕蠕侵逼,率车三千乘,众万口内附,乃去奇首故壤,居白狼水东。”这就是说,契丹族在当时受到了高丽、蠕蠕的东西两个方向的侵逼,离开了故土,降附北魏,居白狼水东。
经契丹史、辽史专家黄凤歧先生考证,北魏契丹族徙于白狼水就是今大凌河、阜新一带。
可见当时契丹弱小,对北魏不构成威胁。
三、北魏修筑长城和“畿上塞围”
北魏修筑长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根据《魏书•太宗本纪》载:明元帝“泰常八年正月丙辰…… 蠕蠕犯塞。二月戊辰,筑长城于长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余里,备设戍卫”。这就是说,公元423年2月,明元帝为防范柔然的进攻,开始由河北省的赤诚到内蒙古五原县修筑长城。
这里有一个问题,该长城“延袤二千余里”,并非几年时间便可修完的,而明元帝只修了几个月,便在当年驾崩了,由太武帝即位。(太武帝年号在第二年,即424年算起)
根据《魏书•帝纪第四•世祖纪下•宗纪》:“太平真君七年六月……丙戌,发司、幽、定、冀四州十万人,筑畿上塞围,起上谷,西至于河,广袤皆千里。” 太平真君七年即公元446年。
这就是说,太武帝在位30年,期间开辟了两条战线,要同时修筑两道长城,合计三千余里。另外,太武帝曾三次大规模发兵境外,讨伐北方诸国。
上述行动,都需倾其国力,能否完成,是要打问号的。
太武帝在位期间,是继承父志将长城修完,还是半途而废,由“畿上塞围”替代,这就不得而知了。
我不清楚由赤城到长川“延袤二千余里”的北魏长城是否有组织的全面不留死角的考察过,该长城是否相连贯通。
四、修建“畿上塞围”目的何在
罗哲文先生在所著《长城》一书中,对北魏修筑长城和“畿上塞围”的目的是这样解释的:“这时在王朝的北部有另一支强大的游牧民族柔然和东北部的契丹族,他们仍处于奴隶社会阶段,奴隶主贵族不时南下扰掠。”
我在上面已经介绍过,契丹族对北魏并不构成威胁,而且历史上在这段时间没有记载契丹与北魏有过战争,反到是契丹受到了柔然和高丽的侵掠降附了北魏。
zuoan008先生在他的文章《中国古代长城的四个历史发展阶段》中也认为北魏修建长城是“为防御蠕蠕族的南下侵扰”。
那么,北魏修建长城和“畿上塞围”的目的就是防范北方的柔然,这已经得到了大家的共识。
五、“畿上塞围”的位置与它的功能不符
史书上只寥寥几行字,并没有介绍“畿上塞围”的具体位置,只是泛泛的介绍说:“起上谷,西至于河”。因此,对它的解释出现了多个版本。
上谷,我们都知道是现今的关沟,河,是古时对黄河的专称。
虽然史书上语焉不详,但经过我们的研究,现在介绍的“畿上塞围”,已经有了具体位置,这在开始已经说明。还有更加具体的说法,“畿上塞围”由现在的居庸关向南到灵丘,再西至河曲的黄河。
矛盾的是,经考察,现今的居庸关除了明长城外,没有与任何长城相连,明洪武年之前,(包括洪武年间)居庸关的位置在现今的八达岭上关,并非现今的居庸关。
按照现在的说法,“畿上塞围”的位置在北魏首都平城的东、南,是护卫都城的。
这就是说,一方面北方的柔然在不断向南进攻北魏,另一方面北魏却在相反的方向、在自己后院修建长城。
这个“畿上塞围”在防范谁?是防范柔然还是汉人?
我们是在用现在看到的长城与史书上记载的“畿上塞围”很勉强的对号入座。
截止目前,我们还没有任何地下考古成果来证明这一段长城就是“畿上塞围”。
“畿上塞围”:畿,是京城周遍地区。畿上,可以简单理解为京畿周遍的山上,但我国传统习惯是北为上,南为下。再结合“塞”的意思,就是:都城平城(大同)北部边境地区阻隔柔然的围墙。
六、总结
1、“畿上塞围”是平城北部地区阻隔柔然的第二道长城。类似于明代的次边。
2、窃以为这道长城应当由现今的八达岭向西,由大同北部通过,到达西部的黄河。有许多人持此观点。
3、假设北魏明元帝开始修建的长城没有完工,“畿上塞围”便是它的继续或是替代。
4、灵丘一线的长城大胆假设,应当是北齐长城。
5、昌平一线的长城大胆假设,应当是北齐或燕长城。
虽说是假设,但并非凭空臆想,多少有些史料根据。由于我并非专业研究人员,没有精力去对燕、北魏、北齐等长城做大量的论证和实地调查工作,只是借鉴一些资料谈一些自己的想法,因此不怕为众人所冷齿。
不知疑惑能否释然,尚请教诲,仅博一笑尔!









本贴最后一次由穷诗书修改于2004-11-15 09:15:00


穷诗书于 2004-11-15 02:49:18 发表在分类:明边专论
(48578次点击) | 标签:  



 评论
 · 发表新帖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