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人对话
 大道之不行也久矣!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 

2005-10-04 Tue

蓟昌二镇边墙起点—挂枝庵并周边简探(戊)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戊、寻找挂枝庵隘口
我们已经得知,挂枝庵隘口建成于嘉靖三十八年,较挂枝庵边墙晚四年。
挂枝庵系镇边城边墙尾端,偏居一隅,周边群山林立,道路不通,很难为众人所熟知。其所处的具体位置,目前尚未有人准确说出,或者说还很模糊。而水头村的城墙、墩台和沿途十数公里的烽燧却无人提及和判断。这是一个很特殊的现象,本人要探其究竟。
我们先要从挂枝庵地名入手。
镇边城尾端边墙所处的山脊,海拔均在千米以上,偏僻荒凉,方圆十余里只水头村一处人烟。水头村南行三里可直达边墙水门,当地人称大门。我首先在水头村的西南、边墙尾端的东北,找到了挂枝庵山。山下东、南环有大沟,称为挂枝庵沟,沟底断续可见南向山顶的边墙。山下的西北,有一条通往官厅水库方向的沟,名为大沟,东北有西南沟,该沟向南与挂枝庵沟北口相接。挂枝庵山南,是广坨山,边墙在此山顶经过。
水头村建在挂枝庵沟北口。村口两侧山上,有连续的墙体、墩台,将水头村包裹起来,山上墙体向西直通挂枝庵山顶,向东通往不知名的山脊。查《畿辅通志·疆城图说》,此山名为笑隐山,多么令人愉快的名字。据老乡回忆,墩台原为空心敌台,但城砖早已被全部扒光,裸露出土台。城墙为夯土建筑。
挂枝庵沟向北,是西南沟,该沟到达石洞村后,地势豁然开朗。沿途山上,墩台相接。倘若虏骑沿沟入犯边墙,墩台烽火会立即报警至水头,这当然就是挂枝庵隘口。
许多人无法找到挂枝庵隘口,原因是认为,既然这里称水头村,就不会是挂枝庵,应在他处另寻。实际上,水头村是建在挂枝庵山与挂枝庵沟的结合点,因村中有泉眼终年不绝,形成水路,因此得名水头。
如果你向水头村老人打听挂枝庵的位置,得到的回答是:我们这里就是挂枝庵。
挂枝庵沟先向南,后转向西。沟最西端岭上,是长城尾端。岭顶有一座圆形小城,当地村民称为圆城子,这座岭便被习惯称呼为圆城岭。圆城子在边墙尾端的东北,双方直线距离约七八十米。
包括个别长城专家在内的一些人,没有对这一带的情况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回避了水头村存在众多的城墙、墩台遗迹的情况,含混的说挂枝庵在边墙最尾端。而尾端的距离又太长,无从判断具体位置,周边建筑只有一个圆城子。于是有人干脆认为岭上的圆城子就是挂枝庵隘口。
挂枝庵边墙尾端的圆城岭,地名虽然不知源于何时,但清末这座山的正式名称为:洪镇山。
查清代《光绪昌平州志》:“挂枝庵,明嘉靖三十八年建,相近有洪镇山,山上有圆城,迤西至断头崖,俱崇山叠嶂,不通步骑,边墙止此”。
上述介绍,地理脉络清晰。与挂枝庵相近的洪镇山上有圆城,边墙止此,洪镇山与圆城岭实为同一处。挂枝庵只与圆城岭相近,而非同一。
清代《畿辅通志·舆地略》载《大清一统志》,云:“洪镇山城,在州(昌平州)西北一百六十里,亦曰洪镇山圆城。其西接宛平县之沿河口,稍东为唐虞庵水口,又东为唐虞庵小口。”
唐虞庵就是唐儿庵,方言口音不同而已。
由镇边城向西进唐儿庵沟,中途分为西南、西北两叉。西北叉即北唐儿庵沟,通边墙,为书中的“唐虞庵小口”,西南叉即南唐儿庵沟,此沟渐行西北,行至边墙水门止,为书中的“唐虞庵水口”。水口外,即挂枝庵沟。
1937年8月,日军占领镇边城。国民党军队在横岭城—居庸关一线防守。日军由西北翻过边墙,经水头村占领怀来城,走的就是北唐儿庵沟,即“唐虞庵小口”。
上述不但对洪镇山圆城描述详尽,而且与明代所述南、北唐儿庵完全一致,彻底否定了洪镇山圆城即挂枝庵之争议。


图片1:挂枝庵周边草图
图片2:水门。原唐儿庵水口


本贴最后一次由诗书修改于2005-10-06 10:20:34





诗书于 2005-10-04 19:33:39 发表在分类:明边专论
(48353次点击) | 标签:  



 评论
 · 发表新帖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