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at Escape
Forgive us our trespasses, As we forgive those who have trespassed against us. 
 

2006-09-16 Sat

仗义每从屠狗辈 负心多是读书人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又是一句捡来的话,或者谶语,或者箴言。

如同几何推理依赖于一些给定的公理公设一样,人世间的道理也依赖于一些普世的法则。最朴实的真理,往往掌握在最卑微的大多数手里。那么教育呢?在我们这个以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为最高行为的准则的社会,教育就是为了让人舍弃那些普世的东西,追求一种凌驾于普世之上的结局么?在受教育还是少数人特权的年代,这无疑是一种“适当”的追求,不幸的是,迄今为止,它还是那样。

苦难尤其是受难,会变成一个人的资本,或者地位。比如阿富汗,这个自前苏联入侵以来濒于分崩离析的国家,近二十年的苦难,成为产生伟大故事的温床,遗憾的是,我们从未看到和听见从这片苦难的大地上发出的任何故事。可能那些懂得讲故事的人早已离开他们的故土,也可能是那些会讲故事的人还没来得及讲出来已经被炸弹掩埋,或者是讲故事的人正在长大。我们终于看见他们的故事,源于一个因前苏联入侵而流亡美国的阿富汗人,可惜的是,俄国人刚离开就进入他们故国的“救世主”美国,带给他们的依旧是苦难,和一个让他表达苦难的机会。这个故事正是风靡一时的Kite Runner。西风渐进,图书界未能免俗,所以我们也做了一次Read Runner。

老套的故事,赎罪——这两个字可能专属于文人。拉米尔少爷和他的仆人哈桑,两个分属于阿富汗不同地位不同教派的孩子。他们是“朋友”,一个人专门服务于另一个人的朋友,或者让高高在上者找到智力、地位、教育等优越性的对照体。 喜欢读书写字的拉米尔并不得到父亲——一个强势、睿智、正义的阿富汗商人——的喜欢,相反,倒是勤勉、早慧、善动的仆童更得父亲喜爱。因为一次在阿富汗传统的风筝大赛中的胜出,拉米尔赢得了父亲的垂亲,失去了最好的朋友。风筝大赛最后的胜者的奖品是最后被打败者的风筝,追风筝的人,正是为这个而生。哈桑,喀布尔最好的Kite Runner,“为你千千万万遍”的仆从,这个奖品他理所当然的替拉米尔追回来。然而他遇到了两人共同的敌人,几个纨绔****,哈桑被毒打,拉米尔躲在一边看着,没有任何反应。负疚和罪责使拉米尔想让哈桑报复他的不为,但是他没有等到,哈桑还是那个细心伺候少爷的哈桑,然而少爷做不到,得到自己梦寐以求的一切后,“略施小计”,逼走了哈桑父子,尽管老父深情挽留,纵使泪流满面,也唤不回破碎的两颗心……

苏联人来了,父子仓皇逃亡美国,那里他们重新开始,谋生、上学、成家乃至父亲终老。这时父亲旧时朋友拉辛汗的电话让拉米尔回到了阿富汗,那片让他带着罪懑离开的土地。这时他才知道哈桑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才知道他死于塔利班政府,儿子流落当年的纨绔****手里。拉米尔历经辛苦救出弟弟的孩子,却因为签证问题伤害了孩子的心,等到终于带着弟弟的孩子回美国,孩子却已经只是冷漠的接受所安排的一切。故事的结局回到开始,拉米尔给孩子当Kite Runner,也喊出为你千千万万遍,救赎终于灵魂的交融与和解……

文人最可鄙的地方,在于掌握了书写权利的他们,能为其伤害过的人树碑立传,从而获取自身的救赎。所谓“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纵使哈桑一生忠心于朋友,早早原谅朋友的过失,也换不回负心朋友的诚挚歉意。苦难好像从来都是属于仗义作为的屠狗辈,而读书人,永远是避祸者和旁观者。故事只是一个圈套,一个从结束到开始的轮回,但是灵魂的救赎并不是轮回那么简单。

见善不怠,行义无疑,去非勿处。一部封神演义我只记住这么几句话。道理永远只能在行动中才成其为道理,就像知识只有转化为生产力才是知识一样。可惜我们做的一直只是掌握,知然后行,真的那么难么?如此看来,殊途同归的行然后知,也许更好。


老涧于 2006-09-16 15:28:15 发表在分类:粤读时光
(49703次点击) | 标签:  



 评论
 · 发表新帖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