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人对话
 大道之不行也久矣!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 

2007-10-22 Mon

冲要两河口(七)毕 司令诗书合创之庐主助之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七)两河口城防复原
嘉靖间,宣府上北路长城未筑之时,镇安堡通往境外河谷尚无人迹,域内缺乏人文气息,长城隘口便因两河口而得名。而两河交汇之处尚在长城隘口外二里,二者并非同一处。
嘉靖二十七年,两河口首次失事后,宣府镇当于隘口高厚墙垣、扩充营房、添置火器、增派官军以加强防守。日后逐步修缮,万历年间开始包砖。
现今两河口偏僻荒凉,山上石砌长城早已坍塌。原先谷内除隘口外,皆被长城墙体封堵,而今只在谷西侧遗有残垣,高约三米、长约七八十米。谷内中部最低,应为过水通道,东侧稍高,种有庄稼,均未发现墙垣遗迹。分析原因有二,其一、当地村民取长城、墩台砖石盖房、造田。原长城通过处,有大量石块所砌梯田,极为醒目。其二、此地墙体因多次大水,已被彻底冲毁。河谷西侧较高,因此尚留残垣。而中、东部地势较低,墙垣根部被洪水彻底荡平。
大凡长城过水隘口,不仅应留有行人通道,且应留有足够过水通道。因此,凡过水隘口,皆不可用墙体彻底封堵。隘口需设立木栅门以阻隔内外,宣府北路有些河谷隘口曾设立铁栅门。至于明代木栅栏应为何种式样,今无实物佐证,只可根据当今栅栏想象。
长城在该河谷两侧上山,山脊、半腰处,对称筑有墩楼,共四座,其中砖楼三座。目前,只有西侧山脊砖楼保存完好,当地称为青虎楼。另三座,据称在文革时被村民集体拆除建房。现在只能看到土芯矗立于此,台下碎砖遍地。
据《宣府镇志·征战考》载:嘉靖“三十三年秋,北虏入寇。……八月,复由云州两河口静宁墩空入,寇雕鹗、永宁、怀来,攻毁杀掠比夏过之”。上文证明两河口有静宁墩。当年北虏由该墩旁空当处进入,该墩位置应在河谷内、隘口旁。
《赤城县志》引清代《宣镇图说·镇安堡形势说》云:“靖鹿楼即两河口”。证明两河口亦有靖鹿楼。
清初接管明边防守,施行驻防八旗制。独石一带为畿辅驻防,部分前朝隘口墩堡名称,因有贬义而被修改。在查阅明清有关长城资料时,会发现同一处隘口墩堡,明清两代名称不尽相同。如杀胡口改杀虎口、靖胡堡改靖安堡,进而俗称白河堡等。墩台改称更不胜枚举。
现场三座砖楼,都应有固有名称。明代青虎楼似应称为靖胡楼,靖鹿楼似应称为靖虏楼。如此推理,靖鹿楼应属于三座砖楼之列。明代墩台包砖后称为楼。宣府砖楼,大部属于对旧式墩台改造而成。其楼下部实心,上部空心,与蓟镇空心砖楼式样迥然不同。盖包砖年代于万历年始。
而隘口旁之静宁墩,其名称、所处位置,似乎与上述三座不同。
宣府墩台,除边墩与火路墩外,尚另有一种带护墩墙之墩台。该种式样墩台,在宣府北路各隘口及沿途都有大量出现。据《明史·兵三》载,永乐年间,武安侯郑亨任宣府镇总兵官,其对墩台形制做如下要求:“各处烟墩,务增筑高厚,上贮五月粮及柴薪药弩,墩傍开井,井外围墙与墩平,外望如一”。
大同、山西等镇,类似墩台亦有出现。如乾隆《宁武府志卷一·地纪·形势关隘》载:“岢岚道辖老营堡之五眼井楼、野羊洼楼……共十九座楼,皆砖石,外围土堡,楼具空心九洞,以远眺望,备不虞。烽火时警,即收人畜聚其中,以资保障焉。万历二十六年,兵备赵彦议建,……”。对于小堡结构、功能,上述两史料叙述已极为清晰。
城堡须有纵深方能防御,不可距长城或隘口太近,该式样墩台亦可理解为隘口少量驻兵小堡,同时可作为抵抗、避难、报警墩台之用。
该式样墩台,在宣府北路途中比比皆是,均有上述护墙墩台。隘口处如独石长城东栅子口墙内十几米处、镇宁堡外二三里处。各小堡大小不等。
镇安堡周边亦有直接证据。该堡身后几里处沟口,有威镇墩。第二道隘口墙内七八米处,有镇虎墩,二墩均带护墙。因此,第一道长城隘口处,必有护墙墩台(小堡)无疑,该墩亦必为静宁墩无疑。
静宁墩,取边防安定之意,名称无任何对游牧之贬义,清代无理由予以改称。而其墩(或楼)不见于清代记载,现场亦不曾发现遗迹。如此可以证明,立于隘口处、带有护墙之静宁墩,清早期便已连同墙体被大水彻底冲毁。几百年后,当地人安知此地曾有静宁墩。
隘口护墙墩台较小,只可供日常盘查官军之用,若有较多官军,应另有驻兵营房。营房均设于隘口之后,应有纵深。堡城又在其后方,为前方之后援。隘口若有警情,营房兵卒须有备战时间,而后自营房向前堵截,此为基本常识。两河口隘口内,约二三里处有青虎沟村,地势稍高。因此笔者判断,青虎沟村昔日应为隘口营房。
青虎沟村之名称可作如下理解:当年北虏数次通过,军民大被其害,官军于隘口最高处筑楼,名曰靖胡,其沟亦称靖胡,清代改称青虎。清代中后期,北方无战事,此地防守尽撤,遂为村庄。
嘉靖年间两河口数次失事,宣府镇生灵涂炭。据《世宗实录》(卷345)载:二十七年,北虏“自镇安堡两河口入境……屠堡数百,杀掠人民以数万计,怀(来)永(宁)之间流血成川,积尸满野,主客兵将无虑四五万,竟无一矢向虏者”。四五万人不发一箭,令人不可思议。唯独永镇堡出现抵抗,抵抗者竟然是蒙古人、都指挥刘淮。“独……鞑官都指挥刘淮等永镇堡一挫虏前锋耳”。
明边墩墙高厚,枪炮众多,官军百万,而独缺精气。若精气壮,则中国壮,俺答虽强横,入中国焉得如入无人之境欤。


后记:
2007年10月13、14日,我与司令在发最后一贴前,再赴赤城勘验地形。在沿公路返京途中,到达了骆驼山口。如果再向南走,便可以进入白河谷地,沿白河经下堡,南入北京延庆白河堡界了。
当地公安在此处公路设卡盘查,我们被拦截,查验、登记证件。此时,正值十七大召开之际,为维护地面治安,保障大会圆满召开,要严防有问题人员进入北京。采取这种措施,完全可以理解。因此,本人十分配合,接受检查后再前往高坡上的窗口登记。利用在窗口的高处,本人匆忙拍照了下面这张照片。照片最左侧的司令,正在等待我。
回家后,本人看到这张照片,不由得发出些感叹。四五百年前,大明官军大概也在这里盘查过往行人,防止奸细混入内地刺探地形路线、侦察官军情况。清代延续了明代的防守,肯定也会继续在这里盘查过往行人。
只不过,当年进京道路在骆驼山之西向南过河,在白河南岸的常胜庄(有小堡)或下堡盘查。现在道路则提前到了骆驼山之东、白河北岸盘查。
几百年来,物是人非,白河谷地没有丝毫变化,这里仍然是赤城东部进入北京的唯一通道。在这里设卡盘查,从地形上讲最合理,没有人可以逃避。盘查人员当然不会去联想明代,这只是他们的工作。但更能够说明,古往今来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和谐的默契,这是古人和今人的一个无言无字的约定。
近一万九千字的帖子,如果完全按照现代白话叙述,大概要三万字。尽管如此,也仍不能尽情表达当时的情形。我想,只要能够说明我们对历史的关注、对长城的关注,这对于长城爱好者来说,已经足够了。只要通过我们契而不舍的追踪,让我们从细节上了解了当时的状况,可以促使我们更加珍惜文物古迹,在理解长城保护长城问题上有一个新的认知,我们便满意了,这是我们最主要的目的。

图1:现今两河口交汇处行将干涸。
图2:骆驼山治安检查站正在设卡盘查。





本贴最后一次由诗书修改于2007-10-22 23:27:42





诗书于 2007-10-22 20:48:19 发表在分类:明边专论
(47861次点击) | 标签:  



 评论
 · 发表新帖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