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山石窟史蹟
|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
|
佛教文化一卷三期
东初老人
天龍山石窟,在山西省太原縣天龍山。山下有寺,名天龍寺,又稱聖壽寺。其規模不大,殆屬小伽藍。因地處偏僻,甚少為人注意,民國七年,為日人關野貞博士發見,公表於世。其中重要石窟,係北齊時代開鑿。經隋至唐初,陸續開鑿大小二十餘所,其內部多彫刻佛像。山距小溪分東西二峰,諸窟分散其中。其主要者,即第一窟至第八窟,共八窟在東峰;第九窟至第二十一窟,共十三窟在西峰,總共二十一窟,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四窟,係北齊時代所鑿。當時北齊佛教興隆,由於皇室崇敬,特開鑿石窟,其規模雖不及大同、龍門之偉大,但其技術之精巧,實有過之。第八、第十、第十六三窟,皆係隋代所鑿。其他皆屬唐初所鑿。這些石窟,所刻佛菩薩像,皆各各代表一個時代的作品,在建築上較有趣味的,則為第一、第九、第十六三窟,是有其特別藝術的價值。
第一窟 在東峰極東端,其入口上冠蓮華拱,兩端刻出鳳形,內部方十一尺,左右及後壁作佛龕,各安置三尊像。左右壁之三尊,相好端嚴,姿勢雄偉,衣文健勁,殆為北齊所製。又窟前面有向拜,以二柱支之(今柱已失),梁上中央及左右端刻出三斗,其間各彫刻一人形蟇股,肘木上水刳,其端有五乃至七個刳形,又大斗及卷斗下端刳出一種皿板。此中,水刳與日本法隆寺金堂及中門肘木制一致,又蟇股,自二層外緣的勾欄地覆下的蟇股同型。皿板型,同大斗下的皿板通,兩者的手法,殆有密接的關係。
第二窟 東西八尺一寸五分,南北八尺四寸五分。入口左右壁刻薄肉羅漢供養像,後壁中央作佛龕,本尊趺坐須彌座上,龕上部為天蓋狀,左右壁面浮刻脇侍菩薩,其上刻出各三軀小佛像。又右壁一佛龕中彫出三尊,左壁中央龕內安侍佛像,左右壁彫造脇侍菩薩,天井中央蓮華,四方彫刻飛天及蓮華。
第三窟 構造類似第二窟,東西八尺四寸三分,南北七尺九寸,後壁及左右壁佛龕各安三尊,又龕前方維摩、文殊;後方刻供養人像。天井與第二窟同制。又第三窟第四窟中間巖壁,並刻三佛龕。各安三尊佛,其上方列刻同型的七佛龕,各安定印坐佛。
第四窟 東西六尺七寸三分,南北四尺五寸,後壁龕中,趺坐中尊須彌座上,左右二羅漢侍立,左右壁龕,各脇侍菩薩坐蓮華上,頗為豐麗。
第五窟 東西四尺五寸,南北三尺二寸,佛菩薩像今多破壞。
第六窟 東西五尺八寸五分,南北五尺二寸,後壁佛龕本尊坐方座上,左右有羅漢。又左右兩壁龕內各安置三尊像,入口外面左右刻半丸形仁王像,上作平天井,外側刻出三斗。是為初唐木造斗橫制也。
第七窟 東西四尺,南北三尺五寸,後壁本尊像,左右壁各安脇侍菩薩像。
第八窟 為現存諸窟中最完整者。東西十四尺五寸四分,南北五尺六寸五分,中央設方六尺四寸餘柱,其四面作龕。中,彫坐佛及二羅漢,後壁及左右壁,亦各中央作佛龕,中,刻坐佛像,左右為侍立菩薩各一軀。又窟前面,東西十四尺五寸四分,南北設五尺六寸五分向拜,入口左右各高七尺五寸仁王像,又向拜左壁作碑形,刻出銘文,依此可知此窟係隋文帝開皇四年所造也。
第九窟 位居西峰東端,自成全窟中心,即依斷崖開鑿大釋迦像,其前面構造三層樓,像自第二層床上通三層倚方座上,兩腳垂下踏蓮華,右手舉開掌,左手安覆膝上,全高約十四尺。相好端嚴,衣文亦流麗,方座成上下二段,上段狹間,天人歌舞,下段狹間,刻出獸面。又樓上初層即大佛下,彫造十一面觀音立像,全高約十六尺,立蓮華上,左右文殊普賢二大士騎乘獅子及象背,又本尊觀音後壁,刻百千化佛,各為蓮華座,根莖互為交結連結。
第十窟 東西十尺二寸七分,南北十一尺四寸五分,前面有向拜,今破損,入口兩側有仁王像。後壁佛龕,安二佛並坐像,又左壁佛龕,交腳佛像,右壁龕中,安置坐佛像,左右羅漢菩薩侍立,又前壁左右各刻一神將像。
第十一窟 東西二尺二寸,南北二尺八寸,為一小窟,後壁釋迦降魔像及二羅漢,左右壁彫出一佛一菩薩。
第十二窟 東西四尺七寸,南北四尺,三壁面各作三尊像龕,入口左右刻出單層塔形,其屋蓋為球形,頂為寶珠形也。
第十三窟 東西三尺,南北七寸有餘,小窟,後壁安三尊佛。
第十四窟 東西九尺七寸,南北七尺九寸五分,後壁,本尊坐方座上垂腳,左右有脇侍菩薩立像。又左右壁面,彫刻菩薩半跏像並各脇侍菩薩立像。皆係初唐時代所作,姿勢能整,衣文幽雅,透薄衣得見軀肢也。
第十五窟 東西八尺,南北七尺,原為三壁各三尊佛龕,入口左右有仁王像,今全損壞。
第十六窟 方十尺,三壁各作佛龕,中彫造一佛二羅漢二菩薩像,又後壁左右各有一菩薩立像,以兩手捧未敷蓮華、天井中央深刻八葉蓮華,周圍陽刻三飛天。窟前面有向拜,以二本八角柱承之,柱頭有大斗支梁,又柱上及其中間各設三斗,斗間各有人字形蟇股,以添桁凡桁,及軒支持,又入口左右刻二神將像。
第十七窟 方有八尺,後壁龕,本尊趺坐須彌座上,左右菩薩半跏,又左壁龕中,中尊倚須彌座垂腳,左右為二菩薩立像及半跏像侍,又右壁龕中,中尊趺坐蓮華上,侍者皆與壁同。
第十八窟 前面崩壞,東西七尺,南北六尺六寸,後壁及左壁各設佛龕,刻中尊二菩薩,右壁崩壞。
第十九窟 東西四尺,南北三尺七寸,內部壞滅。
第二十窟 方十尺,餘為土砂堆積,佛像唯顯其頭部。
第二十一窟 東西八尺,南北十一尺,後壁刻三尊像,中尊及左脇侍菩薩坐蓮華上,右脇侍崩壞,未留原形。右壁有刻銘「內造石像羅漢一十六□□時大晉天福六年四月」。
各窟樣式,拱,皆作蓮華拱,佛座多須彌座,佛髮為螺髮、波狀髮、無文髮,即此樣式可知其要素。蓋天龍山為水平砂岩層,適宜開鑿佛窟,其規模雖遠不及雲岡、龍門之偉大,但係北齊時代遺物,而諸佛像手法之精巧,實有過之,頗足重視。又山麓天龍寺創建後,久經廢絕,至明代石潭之重建。現今諸堂中,天王殿,安四天王及二王像,大雄寶殿,奉供藥師佛、二脇侍十二神將及觀音文殊普賢,毘盧殿、中央毘盧三尊佛,東西藥師、彌陀三尊像。又寺之南方,元朝第一代住持玄悟棲巖禪師塔,平山老人普同之塔。北方為祖席聖壽第四世徹證老人容像塔,更東北約十里有大喇嘛塔,安置觀音文殊普賢及十六羅漢也。
北齊時代所鑿石窟,自無獨特之處。從天龍山各室觀之,不僅規模較小,且甚簡樸,蓋其國力,顯不及北魏,故其藝術之規模,當較北魏為遜。
阿印于
2009-03-11 23:57:32 发表在分类:
考古調查 中
(48774次点击)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