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11 Wed 佛教纪年史(民國至1990年) 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
天童寺敬安卒。生前曾任中华佛教总会会长,为保护寺产而不遗余力,著有《八指头陀诗集》等。
日本神、佛、基三教联合会议,决议“扶翼皇运、振兴国民道德”。
日本佛书刊行会开始刊行《大日本佛教全书》(1922年完毕),由日本学者南条文雄、望月信亨等负责。
日本学者藤井宣正编《佛教辞林》刊行。
1913-1915年
英国斯坦因再度入华盗取西北地区的佛教文物。
1913年
日本河口慧海再度入西藏。
多田等观入藏。
1914年
西藏扎什伦 …… >> 阿印于
12:32:18 发表在分类: 成梁批竹 中 (49453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佛教纪年史(清) 1644年(清世祖顺治元年)
清世祖强化佛教统制。
1645年(清世祖顺治二年)
固始汗赠与班禅、罗桑却吉坚赞“班禅博克多”称号(“班禅额尔德尼”名号始设)。
西藏拉萨建布达拉宫。
1646年
朝鲜开城观音寺重修。
1647年(清世祖顺治四年)
邹喆创作《松林僧话图》。
湖北武汉归元寺约创于此时。
1648年(清世祖顺治五年)
画家朱耷剃发为僧。
日本《天海版大藏经》完成。
1651年(清世祖顺治八年)
北京北海建琼华岛白塔。
金堡创建 …… >> 阿印于
12:31:27 发表在分类: 成梁批竹 中 (49319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佛教纪年史(明憲宗至明思宗) 1465年(明宪宗成化元年)
河北正定隆兴寺《西方净土变》、《二十四诸天》壁画绘成。
日本延历寺僧徒袭击东山大谷本愿寺,莲如逃往近江避难。
日本延历寺僧徒要求取消在京都的日莲宗寺院。
1466年(明宪宗成化二年)
明宪宗朱见深滥发度牒,以资私用。
四川蓬溪宝梵寺壁画绘成。
1467年(明宪宗成化三年)
日本僧人雪舟等扬随日使入华向宫廷画家李在学绘山水,并赴天童寺学禅。
日本相国寺和南禅寺遭兵燹,是为“应仁之乱”。
1470年
日本兴福寺僧徒,袭击奈良的 …… >> 阿印于
12:30:11 发表在分类: 成梁批竹 中 (49076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佛教纪年史(元至明英宗) 1264年(蒙古世祖至元元年)
忽必烈创立总制院,管理全国佛教事务。
日本僧人叡尊于东大寺修光明真言会。
日僧日莲遭东长景信袭击。
1268年(蒙古世祖至元五年)
八思巴奉世祖忽必烈之命,仿藏文字母造蒙古新文字,即“八思巴文”。
日本僧人凝然著《八宗纲要》。
1270年(蒙古世祖至元七年)
八思巴统卫藏13万户,开藏区政教合一之风。
刘元从尼泊尔入华工匠阿尼哥学梵式密宗造像。
元代护国仁王寺创建。
1271年(元世祖至元八年)
元大都(今北京)建 …… >> 阿印于
12:27:53 发表在分类: 成梁批竹 中 (49351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佛教纪年史(宋英宗至南宋亡) 1066年(宋英宗治平三年)
山东长清灵岩寺千佛殿塑罗汉像。
朝鲜于妙通寺设摩利支天道场。
1067年(宋英宗治平四年)
英宗赵曙卒,神宗赵顼继位,卖度牒以济国用。
陕西子长县北钟山石窟开凿。
朝鲜兴王寺建立,并设燃灯会。
1068年(宋神宗熙宁元年)
上海松江兴圣教寺塔创建,为砖木结构,楼阁式。
朝鲜兴王寺设庆成会。
1070年(宋神宗熙宁三年)
山东长清灵岩寺铸法定高僧铁像,并建定公堂以祀。
1071年(宋神宗熙宁四年)
北京灵光寺佛牙舍利 …… >> 阿印于
12:26:28 发表在分类: 成梁批竹 中 (49353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佛教纪年史(五代至宋仁宗) 907年(五代后梁太祖开平元年)
韩求、李祝绘洛阳龙兴寺回廊200余幅壁画。
内蒙巴林左旗后召庙石窟开凿。
杭州灵隐寺双石塔始建,960年完成。
908年(五代后梁太祖开平二年)
闽王王审知创福州涌泉寺。
910年(五代后梁太祖开平四年)
赐湖南开化寺长老可复惠光大师称号,并赐紫衣,又赐吴越王钱镠子令无相国师称号并紫衣。
912年(五代后梁太祖乾化二年)
多康地区佛法又渐渐传入西藏地区。
禅月大师、画家贯休卒。
915年(五代后梁末帝贞明元年)
李琮 …… >> 阿印于
12:24:50 发表在分类: 成梁批竹 中 (50720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佛教纪年史(唐德宗~哀帝) 780年(唐德宗建中元年)
德宗即位后罢内出盂兰盆及内道场,遣出僧众。
周昉奉旨画长安章明寺(又作章敬寺)壁画。
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
德宗应吐蕃请求,命沙门良琇、文素去说法。
徐浩书《不空和尚碑》。
日本滋贺县比叡山建延历寺,是为日本“天台宗”的祖庭。
782年(唐德宗建中三年)
天台宗湛然法师圆寂。生前主张无情有性之说,认为万物皆有佛性,著有《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法华玄义释签》、《法华文句记》、《维摩经疏记》等。
山西五台山重修南禅寺佛殿,塑菩 …… >> 阿印于
12:22:29 发表在分类: 成梁批竹 中 (49394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佛教纪年史(唐玄宗~代宗) 713年(唐玄宗开元元年)
唐玄宗敕以寝殿材建安国寺弥勒佛像殿。
义净卒。生前译经56部,共230卷,介绍古印度密法入华,又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及律部诸书等约78卷。
禅宗六祖慧能卒。生前以“菩提本无树”之偈,开顿悟法门,宣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说,著有《坛经》等。弟子尊之为禅宗开山大师,并于广东曲江南华寺造慧能夹纻漆像。
山西大同普化寺约建于此年。
四川乐山大佛开凿。
福建漳州建南山寺。
吴道子画洛阳天宫寺壁画约于该年。
715年(唐玄宗开元三年)
…… >> 阿印于
12:21:18 发表在分类: 成梁批竹 中 (49242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佛教纪年史(唐高祖~唐睿宗) 618年(唐高祖武德元年)
唐高祖李渊继续弘法,于长安朱雀门外普建道场,设无遮大会,士女云集,并建会昌、慈悲、证果、兴圣寺。在并州立义兴寺,在太原立太原寺。
僧人法琳撰颂词歌颂李渊。
迦才著《净土论》,怀感著《释净土群疑论》。
619年(唐高祖武德二年)
高祖依佛教仪规,定正、五、九月及月十斋日不得屠刑。立十大德以统摄僧众。
621年(唐高祖武德四年)
秦王李世民以少林寺助平王世充有功,赐物千段,封沙门昙宗等为大将军。
太史令傅奕反对崇佛,选魏晋以来反佛之说汇成《高 …… >> 阿印于
12:12:58 发表在分类: 成梁批竹 中 (50059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佛教纪年史(北魏至隋末) 420年(北魏明元帝泰常五年)
甘肃永靖炳灵寺石窟绘壁画,并留有题记。是为全国石窟中现存最早的题记。
422年(南朝宋武帝永初三年)
谢灵运受竺道生影响,著《辩宗论》,以会通儒佛之说。
安徽寿县导公寺约建于此年。
423年(南朝宋少帝景平元年)
罽宾(今阿富汗一带)僧人佛陀什抵建康,与竺道生等译《五分律》等律书。
424年(南朝宋文帝元嘉元年)
西域畺良耶舍到建康,译出《观无量寿经》。
425年(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年)
浙江宁波鄞县建阿育王寺。
427年(南朝宋 …… >> 阿印于
12:09:02 发表在分类: 成梁批竹 中 (49985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佛教纪年史(初始至東晉末) 佛教纪年史
前623年
佛陀释迦牟尼诞生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属尼泊尔)蓝毗尼园(一说565年。由于南传与北传佛教对佛陀降生、成道、涅盘年岁等史实记载有差异,故1950年第一次世界佛教徒联谊会会议作出共同的规定。本表采用的是这一规定的年代。
前594年
释迦牟尼出家,时年29岁。
前588年
释迦牟尼于五月月圆日夜在古印度菩提伽耶(今属印度比哈尔邦)睹明星悟道,明年35岁。
前578年
佛陀在鹿野苑(今属印度贝那勒斯城)弘法,是为“初转法轮”,时年4 …… >> 阿印于
12:07:33 发表在分类: 成梁批竹 中 (48894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云冈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 云冈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
梁思成
(本文原载《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33年第四卷第三、四期,本书为节选。)
民国二十二年九月间,营造学社同人,趁着到大同测绘辽金遗建华严寺、善化寺等之便,决定附带到云冈去游览、考察数日。
云冈灵严石窟寺,为中国早期佛教史迹壮观。因天然的形势,在绵亘峭立的岩壁上,凿造龛像,建立寺宇,动伟大的工程,如《水经注·漯水条》所述:“……
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又如《续高僧传》中所描写的“……面别镌像,穷诸巧丽,龛 …… >> 阿印于
11:02:46 发表在分类: 成梁批竹 中 (48596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2009-01-30 Fri 佛本行集經卷第五十九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爾時佛告諸比丘言。我念往昔。久遠世時。於雪山下。有二頭鳥。同共一身。在於彼住。一頭名曰迦嘍嗏鳥。一名優波迦嘍嗏鳥。而彼二鳥。一頭若睡。一頭便覺。其迦嘍嗏。又時睡眠。近彼覺頭。有一果樹。名摩頭迦。其樹華落風吹。至彼所覺頭邊。其頭爾時作如是念。我今雖復獨食此華。若入於腹。二頭俱時得色得力。並除飢渴。而彼覺頭。遂即不令彼睡頭覺。亦不告知。默食彼華。其彼睡頭。於後覺時。腹中飽滿。咳噦氣出。即語彼頭。作如是言。汝於何處。得此香美微妙飲食。而 …… >> 阿印于
12:32:13 发表在分类: 成梁批竹 中 (48733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2009-01-06 Tue 天龙山与响堂山同期石窟的比较分析 佛教于东汉末年传入中国,初期在小范围发展。在魏晋南北朝时,由于社会动荡,作为乱世百姓精神寄托的佛教,经帝王显贵推崇,开始了大规模的传播,隋唐时奉佛之风更加炽热。伴随而来的佛教艺术也迎来了辉煌的时代,一个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佛教石窟,并逐渐成为中国造型艺术创作的主要题材。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佛教传统注重修福、行善,被看作是一项重要的功德。其中太原天龙山石窟和河北响堂山石窟是集中研究东魏、北齐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在石窟界有孪生兄弟之称。两者之间一脉相承,息息相关,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关于它们的开凿是 …… >> 天龙山与响堂山同期石窟的比较分析
阿印于
13:36:04 发表在分类: 成梁批竹 中 (50454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北魏平城书法综述 (二) 三、大同魏碑的意义
今天,我们提出平城魏碑这个命题,并将其纳入书法研习者的视线,其意义至少有下面三条。
第一,百多年来,人们开始注意魏碑、重视魏碑,这是中国书坛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但是许多研究者却把目光主要放在了晚期魏碑上。这种眼界和方法必然制约研究,影响研究效果。现在我们把大同魏碑公之于世,这就给这个领域的研究增添了资料,拓宽了视野。它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终北魏一朝一个半世纪官方和民间的书事活动状况,以及魏碑书法产生和发展的来龙去脉,进而了解大同魏碑与汉隶、与洛阳魏碑,以至唐代楷书的承继 …… >> 阿印于
13:31:57 发表在分类: 成梁批竹 中 (49243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北魏平城书法综述 (一) 北魏平城书法综述
作者:殷宪
编者按:殷宪先生是山西太原人,长期生活在大同。在北朝史研究方面,他既得魏都平城之地利,又喜钻研历史文献,所以每有新的观点为同道所注意。而于北魏平城书法的研究,则注意将一砖一石置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中进行考查和阐释,逐步形成了追求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平实而不尚浮华的学研风格。曾先后在《北朝研究》、《书法丛刊》、《中国书法》、《艺谭》、《书法报》及日本《金石书学》等报刊较为系统地推出其研究成果和介绍文章。在他的努力下,“平城魏碑”已成为近 …… >> 阿印于
13:28:09 发表在分类: 成梁批竹 中 (48805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山东出土(藏)汉晋北朝隋唐墓志一览表 名称 年代 字体 行数 行字数 出土时间地点
孙仲隐墓志 汉熹平四年 隶 6 9 1973年高密住王庄
房宣墓志 晋太康三年 早年掖县出土
刘宝墓志 晋太康二年 隶 7 9 1974年邹县独山
刘怀民墓志 宋太明八年 魏 16 14 早年平原出土
韩君墓志 北魏太和三年 魏 18 24
崔猷墓志 北魏延昌三年 魏 24 25-34 1983年辛店电厂
孙辽浮图铭 北魏延昌间 魏 30 16
羊祉墓志 北魏熙平元年 魏 44 45 1964年新泰颜 …… >> 阿印于
13:22:41 发表在分类: 成梁批竹 中 (51769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2008-07-10 Thu 老梁之齐隋建筑插图
阿印于
14:53:28 发表在分类: 成梁批竹 中 (49320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2008-07-06 Sun 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 (《历史语言研究集刊》1930年第1本)
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冶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着,谓之预流(借用佛教初果之名)。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
敦煌学者,今日世界学术之新潮流也。自发见以来,二十余年间,东起日本,西迄法英,诸国学人,各就其治学范围,先后咸有所贡献。吾国学者,其选述得列于世界敦煌学著作之林者,仅三数人而已。夫敦煌在吾国境内,所出经典,又以 …… >> 阿印于
20:56:04 发表在分类: 成梁批竹 中 (48623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2007-10-18 Thu 梁思成:赵州的桥 一、绪言
北方有四大胜迹著名得非常普遍,提起来,乡间的男女老少大半都晓得的“沧州狮子应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为着给记忆力的方便,这两句歌谣便将那四大胜迹串在一起,成了许多常识之一种。
四处中之赵州桥,在一般平民心目中,更是个熟识的古迹。《小放牛》里的:
赵州桥,鲁班爷修,
玉石栏杆圣人留,
张果老骑驴桥上走,
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
谁没有听过或哼过它几遍?
这平民心目中的四件宝贝,我前已调查考证过两处。第一处正定,不止是那73尺铜铸观音可观,隆兴寺全寺 …… >> 阿印于
00:21:24 发表在分类: 成梁批竹 中 (48842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记录总数26条 页次:1/2 每页:20条 下一页
|